[专职安全] 桩基础施工——钢筋笼加工及吊放

发布时间:2022/02/08

1)钢筋骨架制作:钢筋笼骨架在制作场内分节制作。
 
  (1)采用胎具成型法:用槽钢和钢板焊成组合胎具,每组胎具由上横梁、立梁和底梁三部分构成。上横梁和立梁分别通过插轴、角钢与底梁连接,并与焊在底梁上的钢板组合成同直径、同主筋根数、有凹槽的胎模。每个胎模的间距为设计加劲箍筋的距离,即按每节钢筋骨架的加劲箍筋数量设立胎具。将加劲箍筋就位于每道胎具的同侧,按胎模的凹槽摆焊主筋和箍筋,全部焊完后,拆下上横梁、立梁,滚出钢筋骨架,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最后安装和固定声测管。
 
  (2)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
 
  钢筋骨架保护层采用绑扎混凝土预制块的方法设置,混凝土预制块靠孔壁的一面制成弧面,靠骨架的一面制成平面,并有十字槽。纵向为直槽,横向为曲槽,其曲率与箍筋的曲率相同,槽的宽度和深度以能容纳主筋和箍筋为度。在纵槽两旁对称的埋设两根备绑扎用的U型12号铁丝。垫块在钢筋骨架上的布置以钻孔土层变化而定,在松软土层内垫块应布置较密。一般沿钻孔竖向每隔2米设置一道,每道沿圆周对称的设置4块。
 
  2)钢筋骨架的存放、运输与现场吊装
 
  (1)钢筋骨架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存放时,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木方,以免受潮或沾上泥土。每组骨架的各节段要排好次序,挂上标志牌,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
 
  钢筋骨架在转运至墩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采用汽车运输时要保证在每个加劲筋处设支承点,各支承点高度相等;采用人工抬运时,应多设抬棍,并且保证抬棍在加劲筋处尽量靠近骨架中心穿入,各抬棍受力尽量均匀。
 
  (2)钢筋笼入孔时,由履带吊车配合钻机吊装。
 
  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钢筋笼直径大于1200mm,长度大于6m时,应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
 
  第一节骨架放到最后一节加劲筋位置时,穿进工字钢,将钢筋骨架临时支撑在孔口工字钢上,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与第一节骨架连接,连接采用焊接或直螺纹套筒冷轧连接。采用焊接时上、下主筋位置对正,保持钢筋笼上下轴线一致:先焊接一个方向的两根接头,然后稍提起,以使上下节钢筋笼在自重作用下垂直,再焊接其它所有的接头,接头必须按50%错开20d焊接。接头焊好后,骨架吊高,抽出支撑工字钢后,下放骨架。如此循环,使骨架下至设计标高。
 
  骨架最上端的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于孔中心上,完成钢筋笼的安装。钢筋笼定位后,在4h内浇筑混凝土,防止坍孔。
钻(挖)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桩的钢筋骨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主筋间距
±5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的螺距
±10
3
钢筋保护层
+5,-2
4
吊环对桩中轴线的位置
±20
尺量或拉线尺量检查
5
吊环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的位置
±20
6
吊环露出桩表面的高度
±10
7
主筋顶端与桩顶净距
±5
8
桩顶钢筋网片的位置
±5
9
桩尖对中轴线的位置
±10

返回列表>>

最新安全员

微信手机号:13718913222复制

 

微信号:A81110555复制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