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建筑被荒废 民俗文化产业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2/02/08
近年来,民俗文化受到重视,成为一些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群众致富的宝贵资源。比如,一些地方主打“民俗游”品牌,实现了民俗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双丰收,凸显了民俗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与之相对应的是,也有不少地方守着民俗文化这个“金饭碗”却不知道该如何用。比如,一些演绎传承了几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人亡技绝”的尴尬;一些年代久远的民俗建筑被荒废,甚至被毁弃等。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愈发重视的当下,利用好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民俗文化产业必须“借势转身”。
民俗文化产业“借势转身”,需要政府推动。民俗文化产业何去何从,向什么方向“转身”,政府的推动和引导至关重要。比如河北衡水等地加大了扶持引导力度,对整个产业调查摸底,聘请研究机构,做好产业近、中、远期发展规划,让不少产业走出了“好看但无效益”的怪圈。
民俗文化产业“借势转身”,离不开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是民俗文化产业能够崛起的制度保障。一些地方文化产业“借势转身”的成功实践表明,建立一套系统的长效机制作保证,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才能取得好的质量和效果。当前不少省份为促进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都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最新建筑新闻
- 建筑行业集体“反内卷”,行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2025/07/19
-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引人注目2025/07/19
- 7大方面21项措施!山东真金白银促民营建筑业企2025/07/19
- 中山这个镇,把建筑垃圾 “变废为宝”2025/07/15
- 腾讯广州总部大楼竣工并开启运营 建筑高度207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