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用20年“拓印”老建筑记录城市变迁
发布时间:2022/02/08
《城市记忆——中国拓片文化艺术展》日前在武汉美术馆开展,展出了长春工业大学5位老师创作的拓印版画、实物、影像、文献等作品。与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的形状和文字拓下来的拓片不同,此次展出的是艺术家们花费20年时间,行走10万公里,将收集的老物件、老建筑局部,把搓衣板、磁带盒、收音机等做成的拓片,他们首创的艺术形式令观众耳目一新。记者了解到,王长百、关大我、路明、王力、朱方于1983年在长春成立了泥版拓印小组,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及南亚少数国家对拆迁老建筑及百姓生活旧物品进行了拓印。展厅内,不少80后观众看到自己小时候的玩具枪、滚铁环的铁圈等物件的拓片,感觉新鲜奇妙。
谈及以这样的方式来记录城市文化史的缘由,小组领头人之一黄岩解释:“1993年,长春十几条街道的日式建筑被夷为平地,我用拓印的方式拓印了100余栋拆迁建筑局部,包括门、窗、地板、楼梯等。从那一年开始,我用这种方式调查和记录中国城市建筑的变迁与中国人身份变迁之间的联系。” 黄岩介绍,如今他们的拓印创作还走出了国门,拓印的建筑物达到1000平方米。
最新建筑新闻
- 浙江省智能建造现场观摩会成功举行2025/10/21
- 智慧赋能在建项目 BIM技术让建筑懂得“思考”2025/10/21
- 辽宁省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铝合金建筑型材产2025/10/21
- 会盖楼能装修的机器人,已经走进建筑工地2025/10/21
- 最高检:强化检察监督与司法审判、建筑行业监管联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