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公共历史建筑有了专属档案
发布时间:2022/02/08
本报讯 一处老房,一段时光。历史建筑,是了解杭城历史文化的一个“入口”,更是体会这个文化名城独特韵味的“通道”。
近日,《杭州市历史建筑构造实录(公共篇)》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继2013年7月《杭州市历史建筑构造实录(民居篇)》后的又一历史建筑实录。
杭州目前共公布了6批336处历史建筑,《公共篇》选取了其中涉及到的120余处公共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挑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50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涵盖了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宗教建筑等9大建筑类型,包括浙江省电话局旧址、浙江展览馆、杭州市体育馆、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建筑群、弥陀寺建筑群等在内的一批省、市重要公共建筑。
《公共篇》里,收录了许多建筑老构件的绘制图,入选的每一处公共建筑几乎都被做了详细“解剖”,这些历史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风貌、结构体系和特色构件做法都得到了系统收集和整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予以详细记录。
比如浙江展览馆的平面布局、立面部分构造如吊顶装饰、壁灯样式等都能在书里找到它们的详细绘制图。
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王主任告诉记者,和历史建筑中的民居相比,每一处公共建筑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色和个性,“花样”更多。
像中河东岸与胡雪岩故居隔街相望的益元参号旧址,这座建筑的围墙,虽然是中式的泥墙,青石板铺就的入口台阶,可大门却带着浓烈的西式风格。大门两侧有叠式的壁柱,大门上方还装饰有漂亮的弧形拱券,除了装饰作用外,这些突起的拱券还有阻挡雨水的作用。这些细节就是简化的西方古典建筑语言。
“我们对它们进行测绘记录,就像给它们建了一份专属档案,在以后的修缮保护中就可以有的放矢,避免历史建筑修缮方法不当或过度开发利用,同时也对今后传统建筑(仿古建筑)的设计提供很好的参考范本。”王主任表示。 本报记者 王丽
最新建筑新闻
- 建筑行业集体“反内卷”,行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2025/07/19
-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引人注目2025/07/19
- 7大方面21项措施!山东真金白银促民营建筑业企2025/07/19
- 中山这个镇,把建筑垃圾 “变废为宝”2025/07/15
- 腾讯广州总部大楼竣工并开启运营 建筑高度207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