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坏历史建筑 信阳将对个人和单位罚款
发布时间:2022/02/08
本报讯 这几天,辽宁绥中县锥子山长城在修缮过程中被水泥“抹平”的事儿成了热点。历史文物保护不当,致使文物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坏,是不是要负法律责任呢?昨日上午,《信阳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下简称《条例》)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查批准,明确规定对历史建筑物进行外部修缮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条例》特别提到,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未经批准举办大型活动的;擅自对传统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传统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其他影响传统村落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传统建筑的,都是违法行为。
造成严重后果的,政府相关部门将对单位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在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及各种保护设施上涂污、刻划、张贴或者攀爬等造成损坏的,将被责令限期修复或赔偿损失,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最新建筑新闻
- 建筑行业集体“反内卷”,行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2025/07/19
-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引人注目2025/07/19
- 7大方面21项措施!山东真金白银促民营建筑业企2025/07/19
- 中山这个镇,把建筑垃圾 “变废为宝”2025/07/15
- 腾讯广州总部大楼竣工并开启运营 建筑高度207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