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变艺术雕塑
发布时间:2022/02/08
本报讯(通讯员 宋阳)建筑垃圾也可变身艺术品。最近,本市首届“低碳雕塑营”开营,12名雕塑家及多名低碳材料专家,将用“渣土”、“废料”、“泥块儿”等建筑垃圾,设计并制出24件新型低碳雕塑艺术品,并于10月8日在昌平区马池口镇奤夿屯村一工业园内展出。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建筑垃圾更是如此,用对地方,也能变废为宝。”发起者张宝贵说。该次雕塑营主要以废弃的建筑垃圾为原材料,经过雕塑家们的创作,塑造成环保艺术品,倡导环保低碳新理念。
参与此次雕塑的12位艺术家,围绕“低碳、生态、生命与爱”主题,已设计出《生命之环》《生命与空》《化蝶》等24件雕塑作品手稿,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成模型或立体小稿,最终会用建筑垃圾制作成艺术品。
根据要求,每件作品高度要在3米—6米,横向不超过6米,在形式上以团块、线性、组合为主,要充满创意及多样化。10月8日,24件艺术雕塑亮相后,还将走进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进一步传递低碳环保理念。
最新建筑新闻
- 建筑行业集体“反内卷”,行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2025/07/19
-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引人注目2025/07/19
- 7大方面21项措施!山东真金白银促民营建筑业企2025/07/19
- 中山这个镇,把建筑垃圾 “变废为宝”2025/07/15
- 腾讯广州总部大楼竣工并开启运营 建筑高度207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