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短命”缘由何在

发布时间:2022/02/08

2010年4月初,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年-30年。这一关于我国建筑“短命”的公开论断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各界及网络世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现在,这一方面的状况究竟如何?记者对此做了一番调查。

  记者王保国蒋黛

  读懂“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

  说起“建筑寿命只有30年”,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归咎于建筑的质量问题。在腾讯网上“建筑短命说”的新闻之后,记者看到了3000多条评论。网友的态度大多是感到震惊和愤慨。

  网友“92010770”说:“北京的四合院已经流传了几百年,济州桥更是源远流长,可我们使用的最新建材和施工工艺所建造的工程却是短命的,不知道时代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

  网友们还将仇副部长的论断与最近频繁发生的“楼倒倒”、“楼歪歪”“楼脆脆”现象关联起来。“fortune”在评论中表现出了愤慨:“为什么不取消楼脆脆,楼薄薄,楼歪歪……的建筑行业的资格,只知道罚钱了事,悲哀呀。”

  然而,我市一位从事了多年房地产工作的资深人士高先生告诉记者,仇副部长的说法不能仅仅想当然的理解为质量问题。他说,如今国家对于建筑设计都有明确的使用年限规定,比如西安的规定就是50年,而这50年也并不是说50年之后建筑就会倒塌,而是综合了多方面因素。如建筑的上下水管道、电线电缆、门窗、外部装饰出现问题无法使用了,或是遭遇了自然灾害、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如果不考虑这些外部因素的话,建筑的主体结构是绝不会在短短50年内就损坏的。“关中地区农村的土坯房,几十年、上百年的房屋仍在使用也是很常见的,就连我家早年住的土木结构房子,也存在了近百年了,更何况现在城市里的楼房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当然不可能只有25年-30年的寿命。”他向记者解释道,仇副部长建筑平均寿命25年-30年的言论,并不是在批评建筑的质量不好,而是在批评城市建设的规划不够合理。现在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城市的规划往往跟不上这个速度。因此,建筑墙壁上的“拆”字,往往成了建筑“短命”的罪魁祸首。

  高先生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西安城墙内原来有许多存在了几十年的四合院,但上世纪90年代初,这些四合院纷纷遭到拆迁,建成了多层的小区。那时建起的小区,居住密度大、几乎都没有供暖供气设施、也没有什么绿化。当时觉得尚能居住,但现在的小区大多是高层,供暖、天然气、绿化都比较完善了,那么上世纪90年代初盖得这些多层小区现在看来,又影响城市规划了,或许过不了多少年,又要面临拆迁。那么这些小区的建筑寿命,也不过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而已。高先生认为:规划上的前瞻性是非常重要的。上世纪90年代西安的很多房地产开发都存在着上文所说的问题,在开发的时候只注重利益的最大化,缺少发展眼光和前瞻性,所建的住宅,对居民来说谈不上舒适,对于开发商和政府来说,过不了多少年,就又面临二次拆迁的难题。

  西安的“短命”建筑

  对于西安人来说,南门外长安路东侧的陕西省体育馆是再熟悉不过了。然而,1984年10月1日投入使用的陕西省体育馆,仅仅存在了16年的光景,就被推倒了。

  2001年陕西省体育馆一度拟改建为陕西大剧院。当时的媒体报道称:政府将投资1.2亿元改建原体育馆。经过耐力荷载试验,证明体育馆的结构完全可以继续使用。但这座坚固并具有很强实用性的体育馆,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原址上,将是一座宏伟的办公大楼。

  在省体育馆原址附近,记者询问了几位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他们普遍认为,原省体育馆的拆迁是非常可惜的。“记得上世纪90年代,西安的很多演唱会、篮球赛都是在这座馆内举行的。”由于交通便利、场馆面积充裕,体育馆的功能非常完备,完全能满足中型演唱会和各类体育赛事的场地需求。同时,体育馆内还设有羽毛球馆、网球馆、乒乓球馆等,用于满足周边群众体育运动的需要。现在,西安的很多文体活动都改在北郊的西安市体育馆举行,居民杨女士告诉记者,自从省体育馆被拆除以后,她就再也没有看过演唱会和体育比赛了。附近的居民对体育馆都很有感情,然而它仅仅存在了16年,尚在花季的体育馆,就被拆除了,成为西安一座极具代表性的“短命”建筑。

  其实,在西安那些成片的拆迁工地上,有许多建筑物的寿命都短的可怜,未超过25年的建筑自不必说,还有许多仅仅存活了四五年。在一些城中村的改造中,一些房主为了获得更多的赔偿,甚至不顾危险,盖五六层的简易“道具楼”,其建筑本身根本无安全性和实用性可言,房主建的目的就是为了“拆”之后的赔偿,房屋寿命两三年都算是长的。

  对于建筑“短命”的说法,西安市国土资源局法规处处长郑世骅也向记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发展的起步较晚,建设标准较低,许多已经建成的建筑很快又面临改造;其二,规划没有跟上,造成无序建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其三,也是当前最为严重和普遍的问题,就是某些官员错误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作祟,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劳民伤财。在这种错误观念之下,规划不讲科学,就会带来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今天的建筑很有可能成为明天的障碍。未及寿终,已遭腰斩。”

  “短命”现状如何改观?

  无论原因何在,既然如今建筑“短命”的事实的确存在,那么建筑的“短命”状况何时能够得到改观,又如何得到改观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西安在建筑寿命上,也并不是乏善可陈。很多建筑都是规划合理、寿命长久的代表。如坐落在新城广场东侧的西安人民大厦,始建于1953年,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庭院式宾馆之一,曾有多位国家元首和领导人在此下榻。如今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人民大厦仍然坚固、实用,外观也并未落伍,依旧是西安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如今的西安,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其建筑风格应当与西安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比如在城墙内建设有老西安特色的建筑,而不是一味的开发居民住宅。房屋的布局只有适合城市的内涵,才能保有更长久的寿命。比如很多古老的建筑,常常是屹立上百年,如明代建成的西安钟楼、鼓楼,早已成为了西安的地标之一。无论城市怎么变化,这些建筑也不会随之改变。同时,由于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对于日照、建筑密度、绿化、停车位等因素都有所考虑,也使得现在的住宅更适应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自然就更“长命”一些。只要规划合理,很快,中国的建筑寿命也能达到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市国土资源局法规处的郑世骅处长也从投资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当前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应当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效益和长期效益。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防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更不能以加大投资为名,造成乱占耕地、滥用土地等无法挽回的问题。

  郑处长还提出,若要加大投资,一定要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地把钱花出去,让投资效益打水漂。他说,在投资前应当对于建设有明确、合理的规划。在大的方面,对于庞大的占地项目应当谨慎。新华社曾报道过国土部叫停浙江横店新建的圆明园项目,这是针对民营企业的严管措施。也是及时行动、防止盲目投资、大量侵占土地的有效举措。但与此同时,还有许多与横店圆明园项目类似的工程没有被叫停,依然在建设中。这些占地面积庞大的工程,如果不能维持足够的时间,必然又要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应当防止重复建设,在质量上、规划上下工夫,而不是动不动就拆掉重建,这样才能避免劳民伤财,也让建筑不再“短命。”

返回列表>>

最新建筑新闻

微信手机号:13718913222复制

 

微信号:A81110555复制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