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对城市更新条例的执法检查
发布时间:2024/04/07
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会议,启动对城市更新条例的执法检查。
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与会代表提出9件相关议案
此次执法检查,突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备案情况、主要制度的宣贯和落实情况以及城市更新工作推进情况三方面内容。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备案情况具体包括《条例》规定的城市更新导则、实施单元统筹主体确定、城市更新项目库管理、建筑用途转换和土地用途兼容具体规则、国有建设用地租赁及先租后让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的具体办法等五项配套文件,以及北京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三年工作方案明确的改革创新政策的制定、备案情况,可能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情况。
城市更新工作推进情况具体包括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区域综合类等五类12项城市更新内容的依法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城市更新条例由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7月份召开的常委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与会代表提出9件涉及城市更新工作的议案,主席团审议决定列入监督工作计划,与执法检查工作统筹推进。
各区人大常委会将执法检查列入2024年工作计划
按照计划,本次检查开展市区人大联动。各区人大常委会将城市更新条例执法检查列入2024年工作计划,同步开展检查,并提交检查情况报告。同时,督促政府部门双自查。市政府相关部门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供自查报告,各区政府相关部门向本区人大常委会提供自查报告。
执法检查组聚焦五类更新内容,围绕实施和保障重点,按照三个专题小组开展执法检查,深入基层、直插一线,查找存在问题,研提破解办法。
第一组为居住和设施类专题小组,重点调研老旧平房院落、危旧楼房、老旧小区等提升房屋安全和居住品质的更新项目,老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等保障安全补足短板的更新项目。
第二组产业类专题小组,重点调研老旧厂房、低效产业园区、老旧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的更新项目。
第三组公共空间和区域综合类专题小组,重点调研提升绿色空间、滨水空间、慢行系统、站城融合等环境品质的更新项目,统筹资源配置、优化功能布局、实现片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综合性更新项目。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最新建筑新闻
- 上海市场监管:3批次建筑外窗产品不合格,相关企2025/04/08
- 排水集团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荣获全市建筑系统劳2025/04/08
- 贝聿铭大展:回到上海,回到他建筑生涯的起点2025/04/08
- 全国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广州召开,推动2025/04/08
- 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童安荣:修订设计标准,延长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