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建筑垃圾成环保短板
发布时间:2024/06/12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随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7省市督察发现,一些地方建筑垃圾处置工作存在明显短板,乱堆乱倒问题时有发生。而且,由于本地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多地跨区域非法倾倒问题多发频发,屡禁不止。(6月11日每经网)
城市垃圾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如今,垃圾分类理念渐入人心,大大推动了生活垃圾减量。可是,在建筑垃圾的前置处理上,却存在明显短板。减量减不下来,一些企业或个人为降低生产成本或获取低廉的处置费用,就打起了乱堆乱倒的主意。而一旦有了需求,就有人敢置生态和法律于不顾,铤而走险,层层转包,形成黑灰产业链。这也是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甚至一些地方屡屡出现跨省倒垃圾现象的主要原因。
垃圾治理,远非一时之功。治理建筑垃圾的偷运偷倒,要重当前,也要谋长远。当前,必须对非法倾倒做到“零容忍”,抓到一起惩罚一起,严厉打击、绝不姑息。而且,要追根溯源,对于垃圾倾倒者与垃圾输出者都要依法处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长远来看,要加强监管和引导,让企业树立建筑垃圾前置处理的意识,推动垃圾减量。同时,也要看到,各地在建筑垃圾处理的容量上存在差异,一些大城市之所以成为跨省倒垃圾的多发地,正是因为垃圾量大但垃圾处理的空间有限,不妨建立与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类似的市场化机制,推动建筑垃圾处理的合法跨区域合作。
广州日报评论员 谭敏
最新建筑新闻
- 上海市场监管:3批次建筑外窗产品不合格,相关企2025/04/08
- 排水集团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荣获全市建筑系统劳2025/04/08
- 贝聿铭大展:回到上海,回到他建筑生涯的起点2025/04/08
- 全国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广州召开,推动2025/04/08
- 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童安荣:修订设计标准,延长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