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工地:月薪两万找不到年轻粘砖工
发布时间:2022/02/08
四五十岁的工人成了沈阳建筑工地上的主力军、月薪两万元的粘砖活儿,居然招不到二三十岁的小伙子……
面对今年年轻工人短缺的严峻形势,沈阳许多楼盘的项目工程负责人是倒吸凉气,那些来自农村的“二包工头”,也在为工人短缺而困扰……
施工方:招工形势不乐观昨日,正月初九,沈阳市于洪区白山路附近一处建筑工地,值班室里,工程项目部负责人张先生点了根烟。
“3月15号以后开工,但是今年的形势不乐观,人不好招,全靠合作多年的二包往这边带人。”张先生说,“如果你们能帮着介绍可靠的人,我们非常乐意!”
张先生介绍,目前他们所盖的这处楼盘面积为6万平方米,用工需求为200多人,主要靠的是与“二包工头”多年合作的口碑。
“我们这里,主要都是赤峰、北镇的工人,还有许多浙江、江苏、湖南的。”张先生介绍,一些村子里会有一个“领头人”,也就是信誉度极高的“二包工头”,“我们以前很少零散招工的,他们一来也基本都是一两个村子的人。”
“现在工钱给的不少,但是回来的人能不能保证和年前一样的质量就不好说了,所以这段时间我们也在多方面招人。”张先生说。
日薪700元招不到年轻人工难招。在记者的走访调查中,许多楼盘的工程部负责人均对张先生的话颇有同感。
此外,记者还发现:建筑工地上的木工、瓦工、力工,多是四五十岁的农民工,很少能见到年轻人的面孔。
“像我们这里多是精装房,会粘砖的,一天能挣500多元,今年已经涨到700元,月收入两万元根本不费劲,但是年轻人嫌弃休息时间少、工作条件恶劣,不愿来。现在只招上来一个四五十岁的。”一工地项目负责人说。
和一些大楼盘相比,一些小楼盘要想招到技术好、能吃苦的农民工,更是难上加难了。
沈北新区一刚开始建设的工地负责人表示,一些农民工怕被骗,他们还得常做“思想工作”。
“二包”:年轻人不愿进工地昨日,安徽来沈打工的“二包工头”袁先生对记者说,这次回老家,他把堡子里3000多户都动员了一遍,“许多人宁可在南方进厂,也不愿意到沈阳的工地。”
全堡子里,除了老人小孩,现在几乎都出来打工了。“最主要是都嫌工地的活儿太埋汰,现在一家都是一个孩儿,到广东、上海、深圳那边的服装厂、玩具厂、电子厂的特别多,一个月也2000多元,还有去北京干家装的人也不少,月薪万元左右,已经没人愿意卖苦力了。”
袁先生说,这次回沈阳他只领来两个人,“前几年一领就是20多人,现在我也不愿干了。”
沈阳“二包工头”郑先生,将“民工荒”现状归纳为这几个方面:
1.城乡差别越来越小,有些农民工不愿再离家太远;
2.年轻的农民工,逐渐接受城市生活,不愿干工地上的苦累工作;
3.由于季节性因素影响,许多农民工选择在南方赚钱。
最新建筑新闻
- 五大钢铁集团总部大楼:谁更宏伟?不锈钢建筑?2025/07/05
- “打印”一栋楼!邯郸建成全国最大3D打印整体建2025/07/05
- 深圳乐高乐园最大单体建筑已封顶2025/07/05
- 2025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宣贯培训班举2025/07/05
- 粤港共筑模块化建筑新篇章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