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建筑之美
发布时间:2022/02/08
中国古建筑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不止是遮风避雨之物,往往还会成为一种标志性建筑物。
作为文化的积淀,古建筑的建筑意境不仅体现了社会心理、民俗民风等规范文化,也渐渐影响并制约着建筑的发展,同时又可实现物我和谐的境界。换句话说,通过建筑来领略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理念追求。
当我们从科学发展观出发,以人与生态环境的审美关系来审视中国古建筑时,则发现中国古代住宅建筑中体现了中国古人追求人与自然一体和谐、生态智慧与诗性掌握高度融合的生态美诉求。很多时候,可以用美学的观点来解读古建筑。
在建筑的表现形式上,我国古建筑很早就运用了韵律、和谐、对比、对称、轴线等设计手法,使建筑在保持功能合理的同时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呈现出与欧洲迥然不同的旨趣,同为人工经营的园林,在中国,古建筑包含了更多主体与灵魂:树木虽经修剪,但却不露痕迹、融于自然,“虽由天作,宛若天开”成了中国古代人工环境的意境追求。哪怕在文学诗画中,也处处流露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追求与审美,文学也因此催生着园景中的人文精神,显示了人在自然中不可分割的地位与主体价值,人与建筑和谐为一体。
最新建筑新闻
- 建筑行业集体“反内卷”,行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2025/07/19
-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引人注目2025/07/19
- 7大方面21项措施!山东真金白银促民营建筑业企2025/07/19
- 中山这个镇,把建筑垃圾 “变废为宝”2025/07/15
- 腾讯广州总部大楼竣工并开启运营 建筑高度207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