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56处木结构建筑国保单位 集体修缮完毕
发布时间:2022/02/08
记者从山西省文物局了解到,坐落在山西省南部的105处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保护工程,自2008年陆续开工至今,已有56处国保单位修缮完工,另38处国保单位正在修缮中,其余的11个项目将于2015年全部完成。
山西是我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总量多达28027处,其中,木结构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连续,品类齐全,有中国“木建筑宝库”的美誉。特别是元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80%,主要集中在山西南部地区的长治、晋城、运城、临汾四市。
但这些早期建筑中有近80%面临墙体坍塌、夯土下沉、梁架扭曲等问题,依附于文物本体的壁画、彩绘等附属文物也有不同程度损毁。
为此,国家文物局在“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启动了山西省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简称“南部工程”),投资4亿元左右的专项保护资金,对现有元代及元代以前的105处国保单位的木构建筑进行整体保护和修缮。
据了解,用于山西省文物保护的各级经费正大幅增加。2013年,国家文物局安排山西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7亿元,省本级文物保护经费从2012年的6240万元增加到1亿元,2014年将要达到1.2亿元。此外,市县两级文物保护经费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如晋城市每年不少于2000万元,孝义市投入740万元、交城县投入340万元等。
最新建筑新闻
- 浙江省智能建造现场观摩会成功举行2025/10/21
- 智慧赋能在建项目 BIM技术让建筑懂得“思考”2025/10/21
- 辽宁省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铝合金建筑型材产2025/10/21
- 会盖楼能装修的机器人,已经走进建筑工地2025/10/21
- 最高检:强化检察监督与司法审判、建筑行业监管联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