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能耗建筑助力绿色冬奥 建筑“碳中和”加速发展步伐

发布时间:2022/02/08

央广网北京1月27日消息(记者 门庭婷)1月25日,北京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制冰工作顺利通过了北京冬奥组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这意味着这座新建成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球训练馆已具备运营条件,即将迎来首批运动员。


这座有“冰菱花”之称的高颜值冬奥场馆,还有另一个身份——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所谓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门窗、保温材料),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在大力推进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当下,国家和各省市纷纷发布政策大力倡导并激励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多项政策支持建筑减排 超低能耗建筑“绽放”冬奥


作为目前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被动式超低能耗体育建筑,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外观用几何线条串联成绽放的五彩“冰菱花”,内在则充满了绿色科技。“冰菱花”的格栅幕墙在保证美感的同时,还能起到遮阳以及节能的功效;其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相比传统制冷方式可节约40%以上的综合能耗;光伏发电系统可产生每年约7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满足冰上运动中心的部分用电需求,进一步节约能耗。


北京冬奥组委冰球项目特聘专家和主制冰师尼尔森表示:“ 这座训练馆很美,冰面符合冬奥会的相关要求,运动员会很享受在这里的训练过程。”


包括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在内,本届冬奥会的北京和延庆赛区共有3个、共计5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并且有11个场馆通过了绿色建筑认证。这些场馆大量应用节能环保设计和新技术,具有良好的生态减排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是建筑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建筑运行碳排放占国家总碳排放的20%左右,如果计算隐含碳排放,则接近40%。为实现建筑碳达峰碳中和,最主要措施就是推动新建建筑实现超低能耗建筑。”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程师徐伟在央视采访中表示。


友绿智库发布的《房地产建筑业碳中和指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房地产建筑业的碳中和指数仅为43.5。为推动建筑领域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国家近年来多次发布相关政策要求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田国民表示,住建部将制定强制性标准,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在适宜的气候区,全面强制推动超低能耗建筑。


将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是首个建筑行业碳排放强制性指标,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该规范将建筑碳排放计算纳入强制要求,并规定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评价设计能耗水平应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和20%。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超低能耗建筑已被纳入绿色债券支持项目,房企探索建筑节能减排将获得更多金融支持。


各地大力响应 推动试点示范先行


在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各地纷纷响应,颁布超低能耗建筑激励政策、设计规范、发展规划等各类相关文件。


以北京为例,自2014年起,北京大力落实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工作,并在2017年发布了《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及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北京的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享受资金奖励标准为第一年1000元/平方米,这是当时国内最高标准,之后逐年递减。


前面提到的冬奥场馆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就是获得了财政资金奖励的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此外,有“最美公租房”之称的燕保·百湾家园社区内也有两栋示范性超低能耗建筑,其建筑节能率能达到90%以上,且室内温湿度适宜,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效果。


未来北京将继续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2021年11月印发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将在具备条件的园区、街区,推动超低能耗建筑集中连片建设,全市累计推广规模达到500万平方米以上。


在青岛,中德生态园作为中德两国政府重点合作项目,通过引入德国标准建设示范项目、对标德国理念实现技术突破,建立国内标准助推本土应用,加深国际交流搭建产学研体系等措施,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践行示范低碳减排的新发展理念。该项目曾荣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2018年全球可持续城市和人居环境奖、亚洲首个DGNB区域认证金奖、2019年中德生态示范城市实践先导区、2019年中国智慧园区等荣誉称号。


在2021年12月发布的《青岛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青岛提出将加大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力度,以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为代表,不断扩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试点规模,并在新建城区内实施区域性推广,将崂山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和即墨区四区作为超低能耗建筑重点发展区(市),累计实施100万平方米,并在上述四区内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示范面积各为5万平方米,共计20万平方米,可减少碳排放量81万吨。


以试点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多地大力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绿色节能建筑实现跨越式增长。据2021年国新办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比例高达77%,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66亿平方米。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238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3%。“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进一步提高,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14亿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85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替代民用建筑常规能源消耗比重达到6%。


房企积极实践 提升“双碳”竞争力


作为建筑地产行业的主体,企业也在积极探索节能技术创新,发展超低能耗建筑。


位于北京朝阳区的金茂绿创中心,不仅是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还于2018年顺利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 第二批示范工程。据中国金茂官网介绍,金茂绿创中心项目创新性地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与金茂科技系统相结合,使室内空间达到一级舒适标准,能耗水平比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再节能60%以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社会效益和投资回报经济效益双丰收。值得一提的是,金茂绿创中心还应用了国内首款外观达到石材效果的光伏建材产品,该产品由中国金茂旗下的金茂绿建推动研发。


2021年2月,上海闵行区的融信旭辉世纪古美项目顺利通过了上海市住建委超低能耗方案评审,成为上海首个超低能耗住宅项目。该项目由融信和旭辉两家房企共同打造,采用了3种外墙外保温体系、气密性等级达到8级以上的高性能外窗等方式来降低能耗和提高舒适度。据介绍,在未来的使用中,世纪古美相比传统住宅,预计至少可为住户节约每年每平方米15元以上的能源费用;以8.1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计算,世纪古美每年相比传统住宅将为住户节省约120万元的能源耗费。


龙湖于2019年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近零能耗示范社区龙湖·高碑店列车新城。项目对标德国海德堡列车新城,采用绿色智慧海绵城市理念和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综合运用数字智慧技术、生态自然修复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多项国际前沿节能技术与理念。


北京2021年的首批高标准商品住宅中,有5个项目将实施超低能耗建筑,涉及融创、建发、绿城、中国绿发等多家房企。其中,融创打造的学府壹号院项目承诺全部面积都将实施超低能耗建筑和健康建筑,并承诺取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其绿色健康的理念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曾创下单日认购超百亿的纪录;克而瑞发布的2021年12月北京市项目销售金额榜中,学府壹号院以11.41亿元排名第二。目前,北京已挂出2022年第一批集中供地名单,多宗地出让规则中包含“竞品质”或提交《高标准住宅建设承诺书》环节,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超低能耗住宅入市。


打造绿色健康、舒适节能的产品,逐渐成为房地产企业的“软实力”。房企积极参与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是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产品力突围、实现绿色转型的新途径。克而瑞分析指出,双碳目标对绿色建筑领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也扩展了绿色建筑的外延,催生出全新的机遇,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房企加码建筑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返回列表>>

最新建筑新闻

微信手机号:13718913222复制

 

微信号:A81110555复制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