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封顶 开启百米“冲刺” 青岛沿海超高层地标建筑迎来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5/07/11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1日讯 日前,随着航运贸易金融总部大厦项目(南京路1号)最后一个“两柱合一”节点的顺利安装,该项目高位钢结构转换层正式封顶,正式进入百米以上高层主体施工阶段。
据了解,航运贸易金融总部大厦项目主塔楼采用独特的钻石型平面设计,通过“V”字形斜撑结构实现功能转换,既满足住宅区270°海景视野需求,又攻克了异形建筑在消防、机电系统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转换层离地面高度约105米-130米,位于塔楼的22-26层,为与整个楼栋的三角形元素相呼应,项目借助三角形的稳定体系,转换层采用“三柱合一”高位钢结构形式。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三柱合一”大截面复杂钢结构是由40mm厚钢板焊接而成的2个1.8米长、0.6米宽的外斜柱与1个1.2米长、0.6米宽的内斜柱连接为空间三角锥结构。转换层共有这样的空间三角锥体结构6个,角部为4个“二柱合一”柱顶节点,是由20个外斜柱和6个内斜柱组成。结构形式复杂,国内外尚属首例,无其他参考案例。
转换层为大截面斜柱,钢板厚度大,分段安装焊接难,尤其是在百米高空中将20米长的5节斜柱和节点拼接得丝毫不差,如何保证对接完成后的外斜柱角度与设计相符,对项目团队提出了极大挑战。
面对以上两个重难点问题,项目采用激光定位与智能放线机器人相结合,利用Tekla建立模型并设定好三维坐标,吊装完钢柱后,采用激光定位配合过程钢柱校正和精准定位,确保斜柱位置和角度对接准确,满足设计要求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转换层外斜柱截面较大,涉及大量高空焊接,且项目临近海边,空气潮湿风大,高空作业环境恶劣,更加剧了高空焊接难度。项目创新性地设计出可周转使用的定型化可伸缩式操作平台,20个超大钢结构操作平台方便钢结构斜柱对接安装、校正、焊接与质量检测等,既保证了作业人员施工安全,又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据统计,整个转换层施工共有钢构件1400余个,现场焊缝多达4000条且均为一级焊缝,项目采用串吊方式减少吊装次数,采用操作平台及防火布围挡封闭保证焊接质量,高峰时同时投入12台气体保护焊机、10台直流电焊机、3台碳弧气刨机、2台激光除锈机保障转换层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22层转换层起底箱型截面钢柱为1.8米*1.5米,钢板厚度6厘米,内部有十字钢骨柱支撑,涉及内外钢柱同时对接焊,传统工艺施工效率低,焊接质量难以保证。
项目创新性地采用外部箱型截面“先下后上”施工工艺,将箱型柱分成上下两节,下节箱型柱安装时,先向下降低30厘米,在十字柱翼缘处焊接承托钢板,该承托板用于承载下节箱型柱的重量。斜向加劲肋与上节箱型柱为整体,上部箱型柱整体与十字柱对接焊接完成后,采用电动倒链上提下节箱型柱,完成上下节箱型柱的对接校正和焊接。此项技术避免了现场开操作手孔,降低了质量风险,加快了施工进度。
据悉,航运贸易金融总部大厦项目(南京路1号),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集超5A甲级办公建筑及云端大平层豪宅为一体,由著名的英国福斯特建筑设计事务所和青岛腾远建筑事务所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其中1-3层为商业部分、4-21为办公部分、22-26为拥有无边泳池的私密会所层俯瞰浮山湾、27-53为高档住宅,坐拥270°海景视野,结构最高近240米。
目前,项目进入27-54层住宅部分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外幕墙及会所转换层、一层大堂的精装修施工同步展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青岛沿海一线又一超高层地标性建筑。
最新建筑新闻
- 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雄安新区召开超低能耗建筑政策2025/07/11
- 建筑机器人产业发展沙龙在广州举行2025/07/11
- 转换层封顶 开启百米“冲刺” 青岛沿海超高层地2025/07/11
- 湖北省启动建筑垃圾集中整治行动2025/07/11
- 2025年广州市建筑领域节能宣传月 广州打造全2025/07/09